若學生是非港籍生,則可以憑藉DSE考試成績,申請香港“八大高校”以及其他招收非本地學生的大學,以及海外300所大學。
由以上DSE考試升學途徑可知,已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的港籍生的升學途徑更廣,既可以升學內地、香港地區,也可以升學海外約300所高校,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只要持有香港身份,無論永居還是非永居,考DSE都可以以本地生身份走JUAPS通道申請香港本地的大學。
如果沒有香港身份,雖然也能參與DSE考試,但香港教育局規定,香港每所大學設定留給非聯招收生的學位數量上限只有20%,而這20%的名額中,只有三成左右是內地學生的名額(同時接納內地高考、A levels、SAT、DSE、IB等國際考試的申請,名額少競爭又激烈)。並且在這批錄取名額內的學生,學費不會得到政府資助,通常是香港本地學生的3-4倍。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開始,DSE考生可以在內地院校參加DSE考試。有關院校必須是當局批准開辦DSE課程的學校,目前熱門選項是內地的幾所港人子弟學校,包括深圳培僑和廣州民心。以後在港人子弟學校就讀的DSE學生,將會以學校考生身份參加DSE考試(之前是以自修生身份參考)。
(三)DSE優勢
● 升學路徑/名校選擇多:
憑香港DSE成績可申請:①所有的香港大學;②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300多所海外名校;③內地132所大學(含985/211)。可申全球名校包括: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紐約大學、悉尼大學、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早稻田大學、清華、北大等國內外知名學府。
● 報考人數少:
相比於內地高考,參加DSE考試人數每年僅5萬人左右,錄取率高。內地普通一本線成績有機會衝刺世界名校。
2019年香港DSE考生不到6萬人,遠遠低於內地高考總人數。考試壓力相對較小,著名大學錄取比為1:7。
注:除2015年為該年2月數據,其他年度為截至前一年12月數據;報考人數與最終應考人數不同,括弧內為按年變化。
● 錄取率高:
2022年,香港DSE報名人數50064人,實際參考42328人,本地名校——港八大聯招錄取1.3萬個,錄取率約40%。對比國內高考本地名校錄取率數據,985約為2%。
●考試難度低:
從考試難度上來說,DSE考試與內地高中體系高度重合,整體難度也低於國內高考,相當於國內高一的水準,並且有80%的題目都是基礎題。這裏提醒大家,相對於內地英語考試,DSE英語難度更高一些,難度可比肩雅思。如果想在DSE英語取得及格的成績,大概需要達到雅思6分水準。DSE英語對辭彙量要求也更大,答題模式上填空題、簡答題和長題目占比更高,寫作方面字數要求也更多。像數學、語文、物理類學科,則相對國內高考更容易一些。
與高考和華僑生聯考對比:
語文:高考≈聯考>DSE
數學:高考>聯考>DSE
英文:DSE>聯考≈高考
物理:高考≈聯考>DSE
化學:高考>聯考>DSE
歷史:聯考>高考≈DSE
而且,與國際課程IB、AP、AL對比,DSE除英語課程以外都可選用中文答題。
●非一考定終身:
DSE採取等級評分,分數有效期2年,共考6科(4個核心科目+2個選修科目),每個科目可考兩次,最終取最佳的5-6門計算成績,採取合併制度,重考時可選擇只重考第一年考不好的科目,最後取兩年內最好的5至6門成績作為“申請成績”,讓考生有更多的考試機會,而不是“一考定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