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 注册登錄後使用 下載各年級學習資料
提起呈分試,香港的家長一定都不陌生,這是 香港小升中教育之旅的必經之路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了解下這個香港教育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吧。
一、呈分試的重要性
香港中學分成 band1、band2、band3 三檔,學校條件和教學水準差異極大。中學文憑試中,全港多年僅有 20%-30% 的中六畢業生能考上大學本科, 淘汰率高達 70%-80% 。而香港基礎教育的考試制度中沒有中考,被派到band2尾部和band3學校的學生很難翻身, 升學競爭便提前至了小升中甚至更早 。
香港的小升中有 嚴格的呈分試製度 。呈分試是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下每間小學需要為厘定自己校內學生的名次所進行的校內評核,而並 非全港性公開考試 。香港學生通常需要在呈分試中考出佳績,才能進入好的中學學習。一般學校的呈分試並不太難,不少內容是記憶性的,且 呈分試有三次機會 ,也能讓學生有較為充分的時間去準備。
二、三次呈分試哪次更重要?
三次呈分試時間:
- 第一次呈分試:小五下學期(5-6月)
- 第二次呈分試:小六上學期(11-12月)
- 第三次呈分試:小六下學期(2-3月)
有家長疑惑,這三次呈分試哪一次更重要呢?
答案是同等重要! 這三次呈分試的成績在孩子小升中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對於 “自行分配學位” 階段來說,教育局會根據前兩次的成績製作出“學生成績次第名單”以供中學參考。對於 不參加教育局派位的直資中學 ,它們一般都在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自行安排招生考試,因此 五年級下以及六年級上的兩次呈分試成績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 ,而很多家長認為第三次呈分試成績不重要也是來源於此。
但學位名額有限,其實絕大部分的學生最後都是要通過“統一派位”這個階段去入讀中學的 , 而在 “統一派位階段” 是由 三次的呈分試成績平均之後在進行名次排序 。
教育局會 根據每位同學的三次考試成績來決定升中的派位組別 ,在收到分數後,教育局會根據分數對學生成績進行排名, 並分出三個Banding,也就是Band 1/2/3。而Band1的學生將會獲得分配學位“優先權”。
除此之外, 第三次的呈分試成績還會影響最後的“叩門” ,可以說“叩門”是在非理想狀況下入讀心儀學校的最後一次機會。
三、小學學校對呈分試排名有影響嗎?
呈分試各小學的試題並不一樣,不是全港統考。 不同小學的考分會被教育局重新計算調整,教育局也會 給全港的小學生排一個呈分試的名次 ,各中學都會參考這個名次來錄取學生 。讀一個好的小學,呈分試的分數和排名才可能較高。讀一個很差的小學,即使成績和排名在本校很突出,在全港的排名未必很高。孩子成績好但就讀的小學不太好,可以通過插班換到一個更好的學校。
四、如何備考呈分試?
平時成績可以说直接影響呈分試成績,也影響全年的年級排名, 尤其是 小五全年的年級排名,對申請直資學校或自行分配學位非常關鍵 。小五、小六一定要抓好一些作業、小測驗等 計入平時成績的小項 ,盡可能保持高水準。
在備考呈分試之前,學生也需要瞭解 考試的具體內容和形式 ,包括考試的時間、題型、分值分佈、答題技巧等,著重彌補自己的薄弱環節,提前模擬,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備考。
附:
考試時長: 通常3-4小時,比一般的考試時間長。
考試題型: 通常包括選擇題、問答題、論述題等,學生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上所有的題目。
考試科目: 需要呈分的科目主要是6科:中文、英文、數學、常識、音樂、視藝。部分學校可能會把普通話或宗教科納入計分範圍。
計算方法: 每一科的占分比重卻各有不同,主科中、英、數占的比重為9;常識為6;視覺藝術占3;音樂占2,俗稱為 「999632」 ;若宗教和普通話納入計分則分別占2和1。各科的“比重”不等於計算總分時所占的比例,而是指把學生所得的分數乘以多少倍。即在中、英、數3科主科取得1分,就等於取得9分,相反地失了1分,就等於損失9分。
科目
| 卷面成績( 滿分)
| 比重
| 呈分試成績
| 中文
| 100
| 9
| 900
| 英文
| 100
| 9
| 900
| 數學
| 100
| 9
| 900
| 常識
| 100
| 6
| 600
| 視覺藝術
| 100
| 3
| 300
| 音樂
| 100
| 2
| 200
| 宗教
| 100
| 2
| 200
| 普通話
| 100
| 1
| 100
|
能力考察: 試卷通常會覆蓋一定範圍的課程內容,會考察學生對某一學科或多個學科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學生需要在試卷上展示自己的知識掌握、思維邏輯和表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五、呈分試類比卷領取
為了助力大家更好地備考 ,我們為大家整理匯總了 呈分試中文、英文、數學、常識科的類比卷 ,大家可以直接跳轉下載領取哦:《呈分試類比卷來啦》
說明:以上數據信息來源網絡,綜合整理僅供參考之用,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