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1|回复: 0

習慣篇 | 考完試一定要這樣做!

[复制链接]
回帖奖励 20 金钱 回复本帖可获得 2 金钱奖励! 每人限 1 次

298

主题

329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2588
发表于 2022-4-16 15: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png


考試最大的目的是:瞭解自己現時的學習情况,反思學習中的錯誤。在未來關鍵考試中碰到困難也能够積極應對。

2.png


畢竟,分數不是考試的目的,及時診斷、發現和改進才是。所以,無論孩子在每次考試後成績是否理想,家長都應先幫孩子反思之前的學習情况,找到學習上的不足。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反思:


3.png

一、分析試卷的錯誤
看看孩子的每一門學科成績與班級平均分相比,是高還是低。高則說明該學科有一定優勢,低則說明該學科相對薄弱。

要明確自己的優勢學科和薄弱學科分別是哪些,製定下一階段學習計畫時,才能有針對性地安排時間和分配精力。

4.png

▐ 遺憾丟分題目明明會做,反而做錯了。如審題出現失誤,看錯關鍵字句等;如由於計算出現差錯;還有最終答案正確但由於答題不規範。這也是大家常說的“粗心大意”。

▐ 模糊丢分平時功夫沒下到,記憶的不準確,理解的不够透徹,應用得不自如;當然在回答時就會不嚴密、不完整;常常是第一遍做對了,一改反而改錯了;或是平時做過的題目,考試時怎麼也想不起來,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

▐ 不會做丟分根本就不會,要麼就是胡亂寫、亂蒙。當然也可能連猜帶蒙蒙對了,抄別人抄對的,這是無思路、不理解,更談不上應用的錯誤。


二、總結自己的進步點

每次考試的難易程度不一樣,成績是一個相對而言的數位,要通過這個數位正確衡量孩子的學習情况。

● 橫向和同學對比:瞭解孩子在班級、年段的大體位置
● 縱向和過去的成績對比:看孩子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無論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都要認真分析原因。可以主動找班主任或科任老師談談,聽聽他們對孩子的分析和建議。


三、積極思考制定計劃
弄清楚錯題的原因後,我們先要讓孩子思考幾個問題:

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麼?
②知識點有在書上的哪裡出現過嗎?
③這道題是怎樣運用這一知識點解决問題的?
④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是什麼?
⑤這道題還有其它的解法嗎?

思考完上面的問題後,還要讓孩子做到馬上寫、及時析、經常翻這六個字。

5.png

▐  馬上寫
把做錯的題重新抄一遍,然後請教老師或同學,詳細寫出正確過程和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充齊全。

▐ 及時析
及時寫出對試卷的分析內容,包含以下兩步:
● 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比較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
● 在糾正錯題的基礎上,對錯題進行歸類,找准原因,對症下藥。


四、整理錯題集!!
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週再做總結,等一章學完後再總複習。

6.png

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异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7.png

我們家長在孩子考完試後不要只看分數,更重要的是孩子的進步空間。當孩子考了98分的時候,不要去苛刻孩子為什麼沒有考100分。孩子明明從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這其中的進步空間,不值得被鼓勵一下嗎?

我們不能只看分數的多少,還要對比孩子每個階段的成績,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幫孩子分析原因,製定一個更好的學習計畫,爭取每一次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的成績。

8.png

● 指導孩子學習方法
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那這樣的好習慣是如何養成的呢?

● 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学会自主学习,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那这样的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

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後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業,自己完成了預習、複習後,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會在家長的讚賞中更加主動地學習。

●孩子的學習心態和習慣比成績重要百倍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决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多家長很容易烦乱在孩子遺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麼沒有拿滿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只有把教育的責任歸咎於自己而不推脫給孩子的時候,才能真正解决孩子的問題。


00.gif

長按二維碼可添加老師
加入奧數學習交流群
01.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數學圈

GMT+8, 2025-2-22 04:37 , Processed in 0.0153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